找到相关内容729篇,用时1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宗教理念与文化人生

    影响,先生请就佛教的精神理念来阐述一下它对文化人生的意义与功能。现代人对宗教理念,大多数产生“偏妄”,这种情况,是否在其“主观”的宗教态度上有所失调?先生请具体地谈一下个人的看法。  答 在这样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页88  简介龚隽于一九六四年生于江西南昌,哲学博士。现为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, 主要致力于中国哲学史、中国佛教哲学...

    龚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4248122.html
  • 学箭悟禅录(2)

    关心的。在必须让学生独立前进的时候,教师几乎不给他指点正确的道路。帮助学生忍受寂寞,只有一件事他能做让学生离开自己,离开老师,劝他“踩着老师的肩膀”比老师自己走得更远。  学生无论走到哪里,虽然...越弯越低,突然积雪滑到地面,而在滑落之前竹叶并没有抖动。当处於最紧张的点上时应像竹叶那样呆着,直到箭脱手而出。因而其情形该如是一达紧张,箭便脱手,像积雪滑下竹叶那样,在箭手连想都没想之前箭便射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1148193.html
  • 郑石岩著禅语空人心(2)

    这样一个故事   从前有一批商人,到远方去做生意,由于路途不熟,大家商量结果,请来了一位向导,于是浩浩荡荡出发了。有一天,他们来到一个旷野,那儿有一座供奉天神的庙。依照他们的习惯,必须杀掉一个人来...,不懂得生活的本质是什么,当然会失掉欢乐。   囤积的生活态度,往往会为自己带来许多损失。佛教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积存足够的牛奶之后才宴客,他想,把牛奶积存在木桶里,日子久了会坏,不如...

    郑石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2448220.html
  • 证严法师著静思、智慧、爱(1)

    如此才能在每个人的周围都有茂盛的福业,日日都如沐浴在春天一样的快乐安详。孔子说“择不处仁,焉得智?”他的意思也就是告诫我们居住的地方选择仁德之士多的地方,那才是有智慧的人。...感情,这就是知足守道。大家常行在菩萨道中,不断向前精进,所以说“德业与岁时俱新”。   如我们每个人在过年前,总会把屋子内外整理、粉刷得焕然一新。学佛的人,心也日日都像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4148258.html
  • 《六门教授习定论》要义

    福德,此谓方便般若的具体体现;从诸法实相而论通达诸法皆如梦幻、无实法可得,亦实无众生可度,故而观空遣相破执,从而达到圆证二无我理,则能积集无边智慧,此谓实相般若的真实义理。这样方能获得师资、所缘及作...种心不流散,名为住。我们应当知道,以此不散一语,与坚执等九住都应互相摄融相配。即坚执不散,乃至能行任运道不散。  丁四 明作意散乱  颂曰  励力并有隙,有用及无用,此中一二六,四作意应知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748290.html
  • 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 —本愿即心持名念佛的提出

    力,遇无空过者,能令速满足,功德大宝海17 。  十方诸佛皆有净土,亦皆依本愿而成佛,何以世亲菩萨却独尊弥陀?原来这是有经为证的,如《无量寿经》卷上法藏菩萨自云  令我作佛,国土第一,其众奇妙,...自来诸祖亦广叹此一法门的易行与契机,如藕益大师即在《弥陀  解》中叹此法门曰 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故使散乱称名为佛种,况执持至一心不乱,  安有不径登不退者乎?然诸经所示净土要行万别千差……而惟此持...

    法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0349180.html
  • 惟空法师著惟空禅雨

    下一世怎么接着学,怎么知道上一世的事呢?  惟空师只要动了学佛的心,不管你上一世学了多少,自然会有机缘让你学。当证悟到一定的水平,自然就能明白。这就是因果,我们学会用因果。  弟子如果有“顿悟”,那么就不需要读那么多的经书了?  惟空师经典是必须要学的,凭一知半解你是不会明白的,你不具备信手拈来、处处自然显现的能力,这就需要学习佛学经典,必须积累资粮。佛学经典不是你全部读,读不完的,...

    惟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0649188.html
  • 宗舜法师《阿弥陀经》夏莲居会集本商兑

    ;一生所系”菩萨(舜案特别指出的是,夏会本《无量寿经》中删去了此义!参见注6),与唐译本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》之言,可谓正相表里。也许有人会问,既然说“一切皆是一生所系&...阿弥陀经》的研究,我们暂时告一段落。同时,我们将在“系列研究之三《无量寿经》夏莲居会集本四十八愿发覆”和“系列研究之四《无量寿经》夏莲居会集本质疑&rdquo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1049203.html
  • 杨惠南著《金刚经》的诠释与流传(1)

    参见唐.法藏《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》,《大正藏》册45,页477上~509上)《般若经》之所以被判为空始教,原因是《般若经》主要在阐扬一切皆空的道理,这是初入大乘的修行者,所学习的粗浅道理,因此...种般若的原因;因此,智顗认为《般若经》是有所保留、有所缺陷的经典。  页191  智顗看来,释迦宣说这些经典的真正用意是把听闻这些经典的众生,引向《法华经》的“圆教”;因为只有《法华经》,才是究竟、了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2949242.html
  • 佛教四护卫禅

    尽,又知已灭尽之瞋恚,于未来不再生起。?   这里佛先阐明我们内心的两种情况一是有瞋;二是无瞋。   再接下来经文谈到有瞋时的对治,同样是;   ①知瞋知道自己内心的瞋恚的烦恼,但第一步做的工作是先能觉察自己内心的瞋恚,要是不能够知道自己有瞋恚存在,那又怎么能够去观照或对治它呢?   ②治瞋知道瞋恚存在后,才去追寻瞋恚生起的原因,知道瞋恚生起的原因之后才能用方法消灭它,消灭了瞋恚之后,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249264.html